夏日無形殺手「紫外線」,防曬係數越高越好? 隔離霜可以替代嗎?
相信很多人都趁著有陽光的時候出門曬曬太陽。提醒您,享受陽光的同時,也必須要注意無形殺手「紫外線」。根據氣象局的紫外線指數分級,紫外線指數6~7為「高量級」、8~10為「過量級」,11以上更為「危險級」,當出現紫外線偏高的情況,防曬工作絕對不可少!一年四季都要應該要好好防曬,但為什麼擦了防曬品肌膚依然會曬黑、長斑?可能是因為誤觸了地雷而不知!療日子為您解答以下關於防曬係數的各種疑問,以及教你如何正確防曬!
防曬係數怎麼看?SPF、PA是什麼?
一般市售防曬產品對防曬效果之標示有SPF及PA2種:
標示SPF之防曬效果抗UVB之效果指標為防曬係數[Sun Protection Factor, SPF],係指經紫外線照射,受防曬劑保護皮膚產生紅斑之最少紫外線量[minimal erythema dose, MED]與無防曬劑保護皮膚產生紅斑之最少紫外線量之比值。
簡單來說,例如一般人在太陽下曝曬10分鐘,就會曬傷。使用SPF15之防曬產品,即可以延長被曬傷的時間15倍,也就是150分鐘才會曬傷。
標示PA之防曬效果抗UVA之效果指標為PA[Protection grade of UVA][目前僅日本公告此表示法]。 PA+ :延緩皮膚曬黑時間2~4倍 PA++ :延緩皮膚曬黑時間4~8倍 PA+++ :延緩皮膚曬黑時間8~16倍 PA++++:延緩皮膚曬黑時間16倍以上。
防曬係數愈高愈好?日常使用選擇SPF15~30即可!
SPF係數與PA值並非越高越好,防曬類化粧品主要的目是補足物理性防護的不足,對於標示的產品選擇,也並不是防曬加倍效果即加倍。
防曬品的光穩定防護性(鞏固防曬成分不受強烈陽光照射的破壞)才是續航力的重要關鍵;缺乏光穩定性的防曬產品,容易隨著曝曬時間延長,逐漸喪失應有的保護力。
那麼防曬係數應該要多少才夠?戶外活動的防曬又要如何挑選呢?因此一般日常生活選擇塗抹足量 SPF 15~30的防曬化粧品,防護性已達93.3%~96.6.7%,防曬能力就已足夠;如果要在陽光下活動,建議使用係數較高且具長波紫外線(UVA)防護功能的產品
防曬乳怎麼塗?
正確的防曬觀念「要、擦、遮」!
以下為衛福部所分享的「防曬123」觀念:
1 要:要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之間,曝露在陽光下。
2 擦:塗抹適當防曬產品,以防止肌膚曬傷曬黑。
3 遮:出門可適時撐陽傘、戴帽子、戴太陽眼鏡,穿淡色長袖衣服防曬。
隔離霜可以取代防曬乳嗎?
不可以完全取代!雖然許多隔離霜標榜有 SPF(防曬係數),但它們的防曬效果往往不如專門的防曬乳。尤其是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,建議先塗防曬乳,再使用隔離霜,以提供更全面的防護。
妝前常使用的隔離霜、防曬乳、妝前乳差在哪?
隔離霜:兼具潤色、修飾與基礎防護功能,能讓妝感更服貼,但不一定具備足夠的防曬力。
防曬乳:主要功能是防止紫外線傷害,若有防水、防汗設計,更適合戶外使用。
妝前乳:主要用於改善底妝持久度,依不同需求可選擇保濕、控油或毛孔隱形款式,通常沒有防曬功能
隔離霜:兼具潤色、修飾與基礎防護功能,能讓妝感更服貼,但不一定具備足夠的防曬力。
防曬乳:主要功能是防止紫外線傷害,若有防水、防汗設計,更適合戶外使用。
妝前乳:主要用於改善底妝持久度,依不同需求可選擇保濕、控油或毛孔隱形款式,通常沒有防曬功能
隔離霜選擇推薦
MakeUnder SPF35 高光美肌UV隔離霜
防曬+隔離+潤色+保養一次到位,添加芍藥根萃取、黃岑根萃取...等美膚精華成分,搞定完美的每日妝容
擦了防曬就萬無一失?
其實不行!仍必須避免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,特別是早上10:00至下午2:00日照猛烈的這段期間,應儘量減少外出;
必要時,還是需要另備洋傘、長袖衣物、帽子、太陽眼鏡等物理性防曬小物加強防護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。
內容授權來源:療日子健康生活網
所有文章主題
保養誌